上海首个工人新村精细化推进旧房改造,在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的同时,实行“一户一方案”,保障每户居民合理诉求都能得到解决,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改造后的上海普陀区曹杨一村整体风貌设计图
“曹杨新村,很多上海人都晓得。”近50年过去,谈起刚嫁到曹杨一村时的生活,朱婉语带自豪:屋里,自来水、电灯、煤气、抽水马桶齐全;屋外,草木繁盛,河浜环绕,风景优美。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城市工人居住问题,上海市开始修建工人住宅。1952年,首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落成,迎来首批住户——沪西各工厂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后来,二村、三村等相继开建,一直到1977年曹杨九村落成,形成曹杨新村“白墙壁、红屋顶”的整体建筑风格,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
历经岁月变迁,当年的建筑日渐老化。朱婉家不到14平方米的小屋,住起来也不那么舒服了:厨房、卫生间,3家合用;砖木结构的房屋,楼上走路,楼下“咚咚”作响……
曹杨新村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在改造项目主要涉及的曹杨一村,2019年12月启动旧住房成套改造签约,至今年4月初居民已全部签约搬出,目前改造施工正在全面推进。按计划,因房屋改造暂时搬出的居民,今年内将陆续回搬新居。
1952年,曹杨新村落成
新村变旧
虽经几次修整,但居民生活不便问题凸显,改造势在必行
在上海普陀区东南部,曹杨一村的一工区、二工区和三、四工区沿河呈“品”字形布设,周边河水清澈、草木葱茏。住宅区三面,分布着公园、医院和购物中心,居民无论游园、就医或是购物,步行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
曹杨一村的建筑布局,给金晓明留下了“确实蛮宜居”的第一印象。作为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师,他到曹杨一村来的任务是为居民做旧房改造后的室内设计。
“曹杨新村的规划设计理念超前,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并重,当年就为居民同步规划建设了学校、影院、商场等公共服务配套,整个区域环境雅致、宜居。”为研究曹杨新村的变迁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杨辰特意在这里租住过数月,“不足的是,住户居住空间相对狭窄。”
走进曹杨一村一幢房屋,木质楼梯,既窄又陡,上下楼须紧握扶手。每层住3户人家,两间大的每间各约22平方米,小的不到14平方米。一家三口居住一间房,摆上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很是局促。因家里储物空间不足,每家向外开的木窗边,都挂着一串锅碗瓢盆。同层住户共用一间厨房,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3个煤气灶。
“砖木结构的老房子,上下层间的楼面是木格栅。”金晓明说,木质楼板承重差,夏天易招白蚁蛀,“上上下下全是木头,最怕见到火星”。
“前后修整过几次,但曹杨一村的房屋仍存在结构老化、沉降严重等问题,居民期待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说。
2020年初,普陀区提出,新开工10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让非成套房屋居民过上“厨卫独用”的日子。其中,曹杨一村被列为旧住房成套改造重点项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等多个地区开展城市更新改造示范区试点。
改造前的曹杨一村居民合用的厨房一角寻求平衡
既要保护好优秀历史建筑,又要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这些年,关于曹杨一村如何改造,有过不少讨论。最终,成套改造方案出台,明确在不改变整体风貌、房屋形态的前提下加固房屋,同时实施内部更新。
“这个改造方案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把卫生间和厨房分拆给各家。”朱婉觉得,“对我们家这样的小户型,最需要的还是扩大住房面积。”
“确实和居民预期有一些差距,但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走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曹杨新村街道源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施云霞介绍说。
2005年,曹杨一村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16年,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曹杨新村入选。
根据《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规定,“依法确定的优秀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在优秀历史建筑的周边建设控制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优秀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不得影响优秀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如何在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之间寻求平衡?曹杨一村的实践是积极探索保护性改造。
一方面,突出历史风貌保护和传承。“曹杨一村‘邻里单元’布局设计理念、扇形行列式分布的规划特色以及空间肌理都得以完整保留。”金晓明说。曹杨一村实施修缮改造,要求主要墙立面不得改变,重点保护部位的改造要突出原式样、原材质、原工艺。
另一方面,切实改善居住环境。“对居民最关注的房屋面积问题,我们改进设计,将每幢房屋北侧凹处的墙壁向外移了两米多。”许春辉说,这个改动可以为每户居民增加约8平方米的独立厨卫空间。
为保障旧房改造顺利推进,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成立了成套改造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两级党组织,并组建多支党员突击队。同时根据住户情况梳理出“一户一档”,详细列明每户家庭成员信息、具体困难、诉求等;对旧房改造期间外搬居民,每月为每户提供3600元到4800元的租房补贴。
2019年底,曹杨一村旧房改造在二工区率先签约试点。
改造后的曹杨一村住房厨房空间格局示意图
精准施策
“一户一方案”,保障每户居民合理诉求都能得到解决
旧房改造,各家有各家的诉求。“取得居民信任,关键要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普陀区住宅修缮管理中心主任施欢去年4月调任曹杨新村街道旧住房成套改造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推进旧房改造工作。
他说,居民对改造后的房屋情况心里没底,那就先把实际的样子摆出来。街道专门设置了“厨卫实景展示房”和“VR全景”样板房,让居民直观感受改造后的房屋空间结构、厨卫面积大小和家电、柜具安装位置等,并让设计师驻点值守,回答居民咨询。
“对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应予充分尊重,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金晓明说。
为此,曹杨一村的旧房改造实行“一户一图纸”,设计师团队根据近1500户居民房间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为每家每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设计方案。“有的居民家里人少,需要一整间大屋子;有的居民家里人多,需要多隔出一个房间。”金晓明说,“我们把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落实到每一张图纸上,后续环节按照图纸施工、执行。”
“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前提,是做到合理、公平、安全,不违背公序良俗。”施欢说,比如在承重墙上打洞,或者楼下房间是卧室而楼上住户要将同样位置的房间改造成厕所等,都是不允许的。
既要考虑住户需求,又要兼顾多种因素,不改变建筑整体风貌,在操作层面实行“一户一方案”并不容易。施欢介绍,街道、社区干部和设计师团队,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修改调整设计方案,保障每一户居民的实际问题都能得到合理解决。
尊重每户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居民同意签约的越来越多。后续保障服务也在扎实推进:街道与辖区内3家房屋中介企业合作,帮助外搬居民租房,中介费降至市场价格的1/3;街道出面协调,借用周边闲置仓库,暂时放置外搬居民以后仍需使用的家具等物品;十几名青年党员突击队队员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住户打包家当、整理房间……
改造后的上海普陀区曹杨一村整体风貌设计图
“曹杨新村,很多上海人都晓得。”近50年过去,谈起刚嫁到曹杨一村时的生活,朱婉语带自豪:屋里,自来水、电灯、煤气、抽水马桶齐全;屋外,草木繁盛,河浜环绕,风景优美。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城市工人居住问题,上海市开始修建工人住宅。1952年,首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落成,迎来首批住户——沪西各工厂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后来,二村、三村等相继开建,一直到1977年曹杨九村落成,形成曹杨新村“白墙壁、红屋顶”的整体建筑风格,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
历经岁月变迁,当年的建筑日渐老化。朱婉家不到14平方米的小屋,住起来也不那么舒服了:厨房、卫生间,3家合用;砖木结构的房屋,楼上走路,楼下“咚咚”作响……
曹杨新村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在改造项目主要涉及的曹杨一村,2019年12月启动旧住房成套改造签约,至今年4月初居民已全部签约搬出,目前改造施工正在全面推进。按计划,因房屋改造暂时搬出的居民,今年内将陆续回搬新居。
1952年,曹杨新村落成
新村变旧
虽经几次修整,但居民生活不便问题凸显,改造势在必行
在上海普陀区东南部,曹杨一村的一工区、二工区和三、四工区沿河呈“品”字形布设,周边河水清澈、草木葱茏。住宅区三面,分布着公园、医院和购物中心,居民无论游园、就医或是购物,步行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
曹杨一村的建筑布局,给金晓明留下了“确实蛮宜居”的第一印象。作为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师,他到曹杨一村来的任务是为居民做旧房改造后的室内设计。
“曹杨新村的规划设计理念超前,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并重,当年就为居民同步规划建设了学校、影院、商场等公共服务配套,整个区域环境雅致、宜居。”为研究曹杨新村的变迁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杨辰特意在这里租住过数月,“不足的是,住户居住空间相对狭窄。”
走进曹杨一村一幢房屋,木质楼梯,既窄又陡,上下楼须紧握扶手。每层住3户人家,两间大的每间各约22平方米,小的不到14平方米。一家三口居住一间房,摆上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很是局促。因家里储物空间不足,每家向外开的木窗边,都挂着一串锅碗瓢盆。同层住户共用一间厨房,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3个煤气灶。
“砖木结构的老房子,上下层间的楼面是木格栅。”金晓明说,木质楼板承重差,夏天易招白蚁蛀,“上上下下全是木头,最怕见到火星”。
“前后修整过几次,但曹杨一村的房屋仍存在结构老化、沉降严重等问题,居民期待改造的呼声越来越高。”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说。
2020年初,普陀区提出,新开工10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让非成套房屋居民过上“厨卫独用”的日子。其中,曹杨一村被列为旧住房成套改造重点项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等多个地区开展城市更新改造示范区试点。
改造前的曹杨一村居民合用的厨房一角寻求平衡
既要保护好优秀历史建筑,又要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这些年,关于曹杨一村如何改造,有过不少讨论。最终,成套改造方案出台,明确在不改变整体风貌、房屋形态的前提下加固房屋,同时实施内部更新。
“这个改造方案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把卫生间和厨房分拆给各家。”朱婉觉得,“对我们家这样的小户型,最需要的还是扩大住房面积。”
“确实和居民预期有一些差距,但上海新一轮旧区改造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走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子。”曹杨新村街道源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施云霞介绍说。
2005年,曹杨一村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16年,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曹杨新村入选。
根据《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规定,“依法确定的优秀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在优秀历史建筑的周边建设控制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优秀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不得影响优秀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如何在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之间寻求平衡?曹杨一村的实践是积极探索保护性改造。
一方面,突出历史风貌保护和传承。“曹杨一村‘邻里单元’布局设计理念、扇形行列式分布的规划特色以及空间肌理都得以完整保留。”金晓明说。曹杨一村实施修缮改造,要求主要墙立面不得改变,重点保护部位的改造要突出原式样、原材质、原工艺。
另一方面,切实改善居住环境。“对居民最关注的房屋面积问题,我们改进设计,将每幢房屋北侧凹处的墙壁向外移了两米多。”许春辉说,这个改动可以为每户居民增加约8平方米的独立厨卫空间。
为保障旧房改造顺利推进,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成立了成套改造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两级党组织,并组建多支党员突击队。同时根据住户情况梳理出“一户一档”,详细列明每户家庭成员信息、具体困难、诉求等;对旧房改造期间外搬居民,每月为每户提供3600元到4800元的租房补贴。
2019年底,曹杨一村旧房改造在二工区率先签约试点。
改造后的曹杨一村住房厨房空间格局示意图
精准施策
“一户一方案”,保障每户居民合理诉求都能得到解决
旧房改造,各家有各家的诉求。“取得居民信任,关键要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普陀区住宅修缮管理中心主任施欢去年4月调任曹杨新村街道旧住房成套改造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推进旧房改造工作。
他说,居民对改造后的房屋情况心里没底,那就先把实际的样子摆出来。街道专门设置了“厨卫实景展示房”和“VR全景”样板房,让居民直观感受改造后的房屋空间结构、厨卫面积大小和家电、柜具安装位置等,并让设计师驻点值守,回答居民咨询。
“对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应予充分尊重,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金晓明说。
为此,曹杨一村的旧房改造实行“一户一图纸”,设计师团队根据近1500户居民房间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为每家每户提供个性化、精细化设计方案。“有的居民家里人少,需要一整间大屋子;有的居民家里人多,需要多隔出一个房间。”金晓明说,“我们把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落实到每一张图纸上,后续环节按照图纸施工、执行。”
“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前提,是做到合理、公平、安全,不违背公序良俗。”施欢说,比如在承重墙上打洞,或者楼下房间是卧室而楼上住户要将同样位置的房间改造成厕所等,都是不允许的。
既要考虑住户需求,又要兼顾多种因素,不改变建筑整体风貌,在操作层面实行“一户一方案”并不容易。施欢介绍,街道、社区干部和设计师团队,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修改调整设计方案,保障每一户居民的实际问题都能得到合理解决。
尊重每户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居民同意签约的越来越多。后续保障服务也在扎实推进:街道与辖区内3家房屋中介企业合作,帮助外搬居民租房,中介费降至市场价格的1/3;街道出面协调,借用周边闲置仓库,暂时放置外搬居民以后仍需使用的家具等物品;十几名青年党员突击队队员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住户打包家当、整理房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杏仁豆腐心》暖心回归:饶晓志用“旋转舞台”让观众<2025-04-13
- 延时开放成趋势!全国多地博物馆、图书馆探索“夜间模<2025-04-13
- 24小时图书馆、全年无休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进入“不<2025-04-13
- 搜索量暴涨196%!全国赏花地图出炉,这些“花海列车”<2025-04-13
- 253件汉简"开口说话":辽博特展解码2000年前的中国<2025-04-13
- 从研发到医保:北京出台全链条政策支持创新医药发展<2025-04-13
- 湘南强对流天气来袭!广铁停运19对列车,退票攻略请收<2025-04-13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 智能码头
- 普陀区中心医院介入治疗创造生命奇迹 晚期
- 马桥AI社区旁将添文化主题口袋公园 预计6月
- 徐汇滨江工业遗存焕新颜 百年塔吊与煤料斗
- 金山茸卫公路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 预计年底
- 桂林路地铁站绿地焕新:三态融合的"桂花诗
- 苏州河普陀段"光影艺术长廊"年内收官 4.5
- 包头昆都仑区"春风行动"出新招:就业直通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 长征
- 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个体工商户突破1.25
- 7个科学方法改善血液循环|专家教你从饮食
- 手脚冰凉、头晕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血液循
- 人体血管网络暗藏健康密码 专家警示血液循
- 中国妇幼健康经验惠及全球 为世界母婴安全
- 我国织密妇幼健康防护网 儿科医师增至23.4
- 我国妇幼健康指标全球领先 孕产妇死亡率降
- 山西医疗工作者获国家级表彰 村医辛平30年
- 山西省开展孤独症日主题活动 呼吁社会关爱
- 沪浙三地联动打造文旅新标杆 廊下推出七彩
- 《杏仁豆腐心》暖心回归:饶晓志用“旋转舞
- 延时开放成趋势!全国多地博物馆、图书馆探
- 24小时图书馆、全年无休博物馆:公共文化服
- 搜索量暴涨196%!全国赏花地图出炉,这些“
- 253件汉简"开口说话":辽博特展解码2000
- 从研发到医保:北京出台全链条政策支持创新
- 湘南强对流天气来袭!广铁停运19对列车,退
- 何冰版《赵氏孤儿》:从业务考核到现象级话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NCPAO)香港艺术节闭
- 著名指挥家吕嘉为成立15周年的国家大剧院管
- 《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启幕:解码
- 《快乐再出发·山海季》收官:一场"反套路
- 2025年第11周电影市场速览:国产动画持续领
- 《制暴:无限杀机》定档3.28 杰森·斯坦森
- 外资机构集体唱多中国经济:新动能驱动增长
- Foodaily创博会十周年:构建全球食品创新生
- Foodaily创博会十周年:解码全球食品产业创
- 上海农场75周年:以科技与匠心重塑都市农业
- 上海农场品牌升级战略:全产业链布局打造都
- 上海农场品牌节启幕:打造都市农业新标杆
- 古今花事:解码北京春日赏花的文化基因
- 2025年3月电影市场观察:《哪吒之魔童闹海
- 国产邮轮产业迈入新纪元:"魔都号"首航青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时代镜像中的文本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重构中国电影研究
-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热持续升温 珠海清明
- 2025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动态:8省份突破230
- 清明返程高峰今日达峰值:全国铁路单日客流
- 一季度消费市场"春暖花开":线下消费回暖
- 全国气温"冰火两重天":北方多地迎30℃初
- 南方阴雨持续 北方干燥多风 未来10天全国天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
-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