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青年导网-青年在线 正文

在成功跻身全国第二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城市行列之际,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也实现了全线贯通,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旅游的便捷性和吸引力。同时,云州区在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方面取得的成果——“颐养工程”,荣登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榜单,为农村养老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此外,该区还建成了智慧城市操作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系统,并开发了14个功能各异的应用服务模块,全面提升了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在民生改善方面,云州区还完成了1100座户厕的改造,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全覆盖,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我们将全力以赴,倾注心血和热情,提升和优化民生福祉,力争让民众的笑容更加灿烂,内心充满温暖。到2025年,大同市将把“民生关怀”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衡量标准,增强对民生保障的资金投入,确保“民生关怀”更加贴近民众,触手可及。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将加快实施同煤快线西段、平城街西跨桥、职教城配套道路等续建工程。大力实施城市公共卫生间新建、改造、提标行动。积极开展城市体检,进一步完善雨污分流管网,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建设和物业服务水平提升。加快公园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修复提升城市生态系统。

巩固“大同蓝”、提升“大同清”、厚植“大同绿”。今年将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攻坚,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省第一。加快推进全国首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大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力度,确保“一泓清水进北京”。做好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后拆除复垦工作,扎实推进国土绿化、“三北”工程晋北地区高原风沙源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持续夯实生态底色。

就业,作为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今年,我们将以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的建设为重要推动力,加速推动产业业态从基础的数据呼叫、标注岗位向数据审核、清洗、建模以及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等高技术岗位进行延伸和拓展。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新增线下就业岗位5000个。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农业、文旅、数字服务业、手工业”这四大发展渠道,推动“广灵箱包”、“云冈亲人”、“北方好焊”等品牌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近就地的就业,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今年,我们将重点聚焦“一老一小”,致力于提升民生幸福水平。为此,我们将积极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扩容与提质工作。我们将确保养老服务用地得到充分保障,并落实配套建设资金,力争完成平城、云州、新荣等地公办养老机构的建设任务。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模式,推进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以及县域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预计将新增护理床位1000张,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青年发展方面,我们将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致力于打造“青年向往之城”。这一目标旨在让青年人才与大同城市共同成长,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