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青年导网-青年在线 正文
  近日,浙普渔休50045船行将进入浙江舟山市中街山国家级海洋特别维护区,船上的AIS屏上跳出了警示信息,船老大马上往避开维护区方向行进,这是舟山海域实施“电子围栏”后出现的情景,其间,包括新基站在内的全套天然维护地勘界立标体系技能在国内归于创始。

  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维护区,是海洋生物的乐土,大黄鱼、黄姑鱼、条石鲷、三疣梭子蟹等多种珍稀海洋生物在此繁衍生息。一起,这里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交织纵横,商船、渔船日夜来回穿梭,交通繁忙。怎么让人与海各安其分,维护好鱼儿的宝贵家园,是维护区办理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舟山市根据省林业局的统一布置,全面展开海洋类天然维护地整合优化作业,经过了解查询、实地造访、归纳评价对海洋特别维护区规模调整、功用分区提出了预案,对整合优化的数据进行了集成。在此基础上,该市编制了《舟山市天然维护地(海洋类)整合优化预案》,清晰各类维护地的规模和界线走向,预设鸿沟点位置和定标点位置,让维护区鸿沟更明晰。

  2018年起,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天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同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制CTBT-HA-AG1626型高性能、内置WEB服务器的AIS收发基站。本年5月,新式AIS基站在嵊泗马鞍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维护区、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维护区和舟山市东部省级海洋特别维护区开端安装。相比普通AIS基站,新款基站大大增加了收发虚拟航标的数量,每个基站最多可设置32个虚拟航标。

  “虚拟航标会沿着维护区鸿沟排列,显现在过往船只的AIS屏上,告知船长前方就是海洋特别维护区,便利他们调整航线,尽量避开维护区规模或赶快驶离,这项功用曾经在业界是没有的。”天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沈刚介绍说,包括新基站在内的全套天然维护地勘界立标体系技能在国内归于创始,目前正在请求国家专利,为海洋特别维护区勘界立标供给“舟山样板”。

  目前,全市已布置的10套高性能WEB联网AIS收发基站共可发射249个电子虚拟浮标,平均每日可对航经或靠近舟山市海洋特别维护区的2000余艘次船只进行警示提示。

  “电子围栏”布局落地,让所有在海洋特别维护区内活动的船只都“尽收眼底”。在此基础上,该市全面加强对维护区内船只航行数据的搜集和剖析,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经过配套船只信息搜集体系,海洋特别维护区办理部门对进出维护区的船只实现实时动态监管,维护区内船只的活动状况轨迹和相关信息尽在掌握;后台大数据体系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归纳剖析,总结完善维护区内船只活动的大致规则;这些数据和规则进一步为维护地的巡查、管控、执法、决策供给科学依据,为维护地管控效果的定期评价供给支撑。

  “‘电子围栏’与海洋特别维护区智能海岛监控体系配合发力,执法人员能第一时间查验、阻止违反维护区管控要求的船只,在维护区茫茫大海上实现实时巡查管控、预警报警、应急救援等功用。”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年以来,他们已借助数字化办理手段,在海洋特别维护区内,及时发现处置涉嫌违法违规等行为20多次,有效提高涉海涉渔违法行为才智管控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