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青年导网-青年在线 正文
  今年,作为丽水市莲都区“三长带三会”工作试点乡镇,在莲都区科协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老竹畲族镇科协以农业生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为起点纵向延伸,积极发挥“三长”凝聚力,广泛吸纳各领域等工作者,以及热心科普事业的退休科技人员、乡土人才、技术能手等志愿者加入科协组织,将三方面的志愿服务队、专家服务团、学会联合体等14支力量组合,按照“一会一联盟”的框架,进一步汇聚“三会”力量,组建形成“3+14”的农业产业、科学教育、医疗产业三大联盟,为打造民族乡镇共富样板奉献科协力量。

  发挥助农增收效能

  加快乡村振兴建设

  近年来,老竹畲族镇创新践行“两山”理念,不断发展新路,努力让“绿水青山”的优势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胜势。依托较好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培育了处州白莲、莲鸭共生、特色养殖、精品水果、茶叶等农业特色产业。

  在农业产业联盟帮扶指导下,镇里尤为有特色的正是“莲鸭共生”农业模式。在老竹镇,传统的种植模式限制了白莲产业发展空间,原老竹有机莲子原生态产业基地也因经济效益、科技水平等因素而停产,导致良田抛荒,农民田租也得不到及时支付。面对问题,镇科协充分发挥“三长带三会”科协组织力量,调动农业产业联盟人才资源,组建“科技特派员+省市专家团+区镇农技人员+农民土专家”的莲鸭共生产业发展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积极探索寻求突破。

  在“三长”专家团的指导下,老竹畲族镇通过八项举措创新构建出“一亩田、百斤莲、千斤蛋、万元钱”的“莲鸭共生”农业特色产业体系。新模式通过莲田养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但为镇里白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更在每年处州白莲花期,吸引到大批市区居民前往白莲基地赏花摄影游玩,进一步打开了农旅融合、多产联动发展的“通道”,加快了乡村振兴建设。目前,“莲鸭共生”每亩收益10288元,较常规的白莲种植模式增收7345元。

  激发助学成长能效

  推动人才教育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老竹畲族镇科协积极发挥“三长”优势,依托科学教育联盟以“凤凰式教学”将畲族文化科普和科技创新融入校园教学。

  镇科协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民族学校科技辅导员团队、民族学校智慧教育团队、民族学校畲族体育辅导团队、中心幼儿园小红花和小绿叶社团、中心幼儿园畲族文化辅导团队等5支团队。通过吸收培养畲族文化教学人才,开发开设拓展课《彩带编织》《畲歌畲语》《畲族工艺》《竹竿舞》等10多门校本课程。此外,镇民族学校实现了畲族文化与学生艺术社团有效整合,从日常教学融入民族元素到开设民族社团,再到风靡校园的民族文化节,科学教育联盟协助镇民族学校全方位强化了畲族文化的教育传承。

  依托5支人才团队的资源优势及人才优势,镇科协还开办了车模、船模、航模、Mbot机器人等社团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下半年,3D打印、海模等科技课程也逐步开始开设,高科技课程的开设使科技类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培养提升了农村孩子的科技技能,更有力推动了校园科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提升便民康养能级

  优化智慧医疗服务

  随着老竹畲族镇智慧医疗产业联盟的建立,镇科协立足联盟平台,充分发挥城市医联体、服务学会联合体、乡镇医疗志愿服务等组织作用,实施以健康传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巡回医疗、下村义诊、健康讲座、送药上山等形式,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提高广大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按照“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看病更省心”的理念,镇科协搭建了丽水市中心医院城市医联体、义乌-莲都山海协作基地、莲都区老竹镇优生优教指导中心、曳岭中心卫生院健康教育阵地等4个协作子平台,利用流动医院+“医联体”模式,立足于设备跑、医生跑、专家跑、快递跑、数据跑,补齐基层“短板”、贯通服务“链条”,推行“流动式”服务等举措,强化医疗资源下沉,将医疗服务网全面覆盖基层,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切实实把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触角“下沉”到一线基层。

  截至目前,曳岭中心卫生院已开展“巡回医疗”20余次,流动医院改善了村民的就医条件,更好地满足了偏远地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