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8年,岁在戊戌。过去的一年,于建区恰好20年的滨江来说,无疑值得一书再书。滨江区党委书记詹敏曾经这样说,“作为杭州的新城区,我们源于农村变革,为城市而生”。而倘若站在同一时间维度回眸,长河街道的种种变迁,究其根本,也正是滨江突飞猛进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最典型写照。
相对而言,长河街道过去一年的改变,甚至更为彻底——
挺立多年、一度牵绊区域发展的城中村,拆了;曾经环境堪忧,让百姓叫苦不迭的河道、池塘,清了;乱象丛生的“出租房”,得以大力整治。长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吉龙说,在“拆、治、清”核心工作“三字经”的背后,长河街道大干实干,打赢了一场场硬仗。
这一场场硬仗,对应在长河的“城市”版图之上,成果显而易见:长河城市公园一期竣工,让长河拥有了一个超大的城市公园;截污纳管,让一路路清水汇入白马湖,也让“芳草池塘绿”的水乡景象再现;地图上,多了江汉、观潮两个新社区,也多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身苑等一系列民生配套设施……
年末收官
接近年关,长河老集镇的“闹市”长江中路,反而没有往日热闹。征迁工作的宣传横幅依然醒目,小店门口的扩音器,一遍遍地广播着“拆迁在即、清仓甩卖”,而那些提前退租的店家,已经悄悄落下了蓝色的卷闸门,闭门谢客。
过了这个春节,长江中路沿线已经签约的拆迁户,就要开始腾房了。
长江中路,曾经见证了“长河之变”——始自上世纪80年代,曾经沿河道而生的长河老镇,逐渐因为陆路交通要道的打通,开始了沿道路布局发展。而如今,这里又将为城市发展“让路”——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长江中路拓宽已成定局,这一地块拆出来的空间,还有望布局更多的惠民工程。
另一条贯通滨江南北的“要道”,也将随着长河街道的征迁工作“收官”顺利打通。去年12月,长二社区章家新村的最后10户居民最终完成签约,挺立十多年的城中村即将消失,未来网商路的南延路段将直抵南环路。
截至目前,长河街道12个撤村建居社区已全部实施整村拆迁,其中江二、塘子堰、傅家峙、长二、长河、山一这6个社区已全面完成,其余社区也进入了扫尾清零阶段。另外,通过以拆迁带“拆违”,街道全年累计拆除违建1188处,成功创建“基本无违建街道”。
“乡村”曾经的落后与不便,似乎在这里已难觅踪迹。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长河的“乡愁”复兴才刚刚开始——在今年的滨江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心挖掘保护滨江历史文化,推进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工程”,已然列入议事日程。
据了解,长河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提升项目,已委托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团队开展设计,目前方案正在进一步深化中。
一池活水
长河,因河得名。如今,长河街道辖区内,共有河道20条、2个湖泊、24个池塘、11条沟渠。
八百多年前,来氏宗族选中长河栖居,看中的正是此地“背负冠山、面环带水”。而前些年,居民却很少有机会享受这“绿水青山”。连长河街道的工作人员都说,“前几年,因为水质污染,生活在河边、塘畔的居民,连衣服都不愿意拿到河里洗,更不用说打水家用了。”
但从去年夏天开始,水岸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
长河街道从事“五水共治”工作的来柏龙,家住长二社区,门口流过一条汤家桥河。水质的变化,他自己就感触颇深:“现在河里鱼虾多了,永久河里,经常能看到毛蟹,长二河的白鹭,少说有二三十只,都是小时候才见得到的景象哦!”
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来柏龙将此归功于去年街道截污纳管工作做得很“彻底”——去年7月,街道一鼓作气,完成了10处过渡房区域的截污纳管工程,涉及长河街道辖区内的10条河道。另外,又陆续完成了天官路、天官东路、双庙路道路及管网整改工程。
最难施工的是天官老街一段,工程拖的时间也更久一些。“老街道路狭窄,居民的老房子一幢幢挨得很近,最窄的地方只有1.5米宽。那些特别狭窄的地方,工程车、挖掘机都开不进去,只能靠人工徒手开挖。”来柏龙回忆说,“前前后后,差不多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才完成。”
糯米池、荷花池、南山塘……这些小池塘、小沟渠的水也“活”了。去年,长河街道将小微水体整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治水工作深入“毛细血管”,并相继通过了剿劣验收。目前,长河街道已基本实现劣V类水质断面无反复。
“今年我们还将为6条河道实施河道清淤,进一步改善水质,还要提升长二河北段的河岸景观。”来柏龙说。
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对处于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滨江而言,“绝不能住进城市小区却享受不了美好生活。”
去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出租房整治,让一度失序的社区治理状态,画上休止符。
藏身楼宇之间的“出租房”有多危险?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一套房子被分隔成了十几个单间出租,连阳台上都安上了马桶,作为房间出租。”
这样分隔而成的“出租房”,消防安全等隐患非常严重。“出租房的噪音、扰民、安全等问题,也常常引起小区内其他居民投诉。”社区工作人员说。
而整改,触及房东或是“二房东”的经济利益,阻力可想而知。
长河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夏剑兵用“顽强推进”一词,来形容这场硬仗。出租房集中整治为期3个月,整治的重点包括城市楼盘、安置房以及企业的出租房,意在让濒临失控的“出租房”乱象回归正轨。
“白天没人在,我们就晚上去排查,平时没人在,就双休日上门。”工作人员说,每一户涉及整改的出租房,他们都至少要上门五六次。就这样,在多方通力协作之下,去年长河街道累计排查住户84339户,签订出租房责任书8809份,发现安全隐患3628户,现场整改2468户。“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滚动排查,与物业联动等方式,建立了出租房管理的长效机制。”夏剑兵说。
郭吉龙说,今年长河街道仍然肩负着“三大任务”,其中就包括环境安全整治、小城镇改造和历史街区保护等综合性工作。而在社区治理方面,长河街道将打造涵盖公共服务站、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青少年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社区“十分钟服务圈”,并引入优质的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和服务。尤其是,要继续深化“智慧社区”平台应用,探索社区“智慧自治”模式。
相对而言,长河街道过去一年的改变,甚至更为彻底——
挺立多年、一度牵绊区域发展的城中村,拆了;曾经环境堪忧,让百姓叫苦不迭的河道、池塘,清了;乱象丛生的“出租房”,得以大力整治。长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吉龙说,在“拆、治、清”核心工作“三字经”的背后,长河街道大干实干,打赢了一场场硬仗。
这一场场硬仗,对应在长河的“城市”版图之上,成果显而易见:长河城市公园一期竣工,让长河拥有了一个超大的城市公园;截污纳管,让一路路清水汇入白马湖,也让“芳草池塘绿”的水乡景象再现;地图上,多了江汉、观潮两个新社区,也多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健身苑等一系列民生配套设施……
年末收官
接近年关,长河老集镇的“闹市”长江中路,反而没有往日热闹。征迁工作的宣传横幅依然醒目,小店门口的扩音器,一遍遍地广播着“拆迁在即、清仓甩卖”,而那些提前退租的店家,已经悄悄落下了蓝色的卷闸门,闭门谢客。
过了这个春节,长江中路沿线已经签约的拆迁户,就要开始腾房了。
长江中路,曾经见证了“长河之变”——始自上世纪80年代,曾经沿河道而生的长河老镇,逐渐因为陆路交通要道的打通,开始了沿道路布局发展。而如今,这里又将为城市发展“让路”——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长江中路拓宽已成定局,这一地块拆出来的空间,还有望布局更多的惠民工程。
另一条贯通滨江南北的“要道”,也将随着长河街道的征迁工作“收官”顺利打通。去年12月,长二社区章家新村的最后10户居民最终完成签约,挺立十多年的城中村即将消失,未来网商路的南延路段将直抵南环路。
截至目前,长河街道12个撤村建居社区已全部实施整村拆迁,其中江二、塘子堰、傅家峙、长二、长河、山一这6个社区已全面完成,其余社区也进入了扫尾清零阶段。另外,通过以拆迁带“拆违”,街道全年累计拆除违建1188处,成功创建“基本无违建街道”。
“乡村”曾经的落后与不便,似乎在这里已难觅踪迹。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长河的“乡愁”复兴才刚刚开始——在今年的滨江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心挖掘保护滨江历史文化,推进长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工程”,已然列入议事日程。
据了解,长河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提升项目,已委托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团队开展设计,目前方案正在进一步深化中。
一池活水
长河,因河得名。如今,长河街道辖区内,共有河道20条、2个湖泊、24个池塘、11条沟渠。
八百多年前,来氏宗族选中长河栖居,看中的正是此地“背负冠山、面环带水”。而前些年,居民却很少有机会享受这“绿水青山”。连长河街道的工作人员都说,“前几年,因为水质污染,生活在河边、塘畔的居民,连衣服都不愿意拿到河里洗,更不用说打水家用了。”
但从去年夏天开始,水岸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
长河街道从事“五水共治”工作的来柏龙,家住长二社区,门口流过一条汤家桥河。水质的变化,他自己就感触颇深:“现在河里鱼虾多了,永久河里,经常能看到毛蟹,长二河的白鹭,少说有二三十只,都是小时候才见得到的景象哦!”
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来柏龙将此归功于去年街道截污纳管工作做得很“彻底”——去年7月,街道一鼓作气,完成了10处过渡房区域的截污纳管工程,涉及长河街道辖区内的10条河道。另外,又陆续完成了天官路、天官东路、双庙路道路及管网整改工程。
最难施工的是天官老街一段,工程拖的时间也更久一些。“老街道路狭窄,居民的老房子一幢幢挨得很近,最窄的地方只有1.5米宽。那些特别狭窄的地方,工程车、挖掘机都开不进去,只能靠人工徒手开挖。”来柏龙回忆说,“前前后后,差不多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才完成。”
糯米池、荷花池、南山塘……这些小池塘、小沟渠的水也“活”了。去年,长河街道将小微水体整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治水工作深入“毛细血管”,并相继通过了剿劣验收。目前,长河街道已基本实现劣V类水质断面无反复。
“今年我们还将为6条河道实施河道清淤,进一步改善水质,还要提升长二河北段的河岸景观。”来柏龙说。
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对处于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滨江而言,“绝不能住进城市小区却享受不了美好生活。”
去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出租房整治,让一度失序的社区治理状态,画上休止符。
藏身楼宇之间的“出租房”有多危险?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一套房子被分隔成了十几个单间出租,连阳台上都安上了马桶,作为房间出租。”
这样分隔而成的“出租房”,消防安全等隐患非常严重。“出租房的噪音、扰民、安全等问题,也常常引起小区内其他居民投诉。”社区工作人员说。
而整改,触及房东或是“二房东”的经济利益,阻力可想而知。
长河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夏剑兵用“顽强推进”一词,来形容这场硬仗。出租房集中整治为期3个月,整治的重点包括城市楼盘、安置房以及企业的出租房,意在让濒临失控的“出租房”乱象回归正轨。
“白天没人在,我们就晚上去排查,平时没人在,就双休日上门。”工作人员说,每一户涉及整改的出租房,他们都至少要上门五六次。就这样,在多方通力协作之下,去年长河街道累计排查住户84339户,签订出租房责任书8809份,发现安全隐患3628户,现场整改2468户。“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滚动排查,与物业联动等方式,建立了出租房管理的长效机制。”夏剑兵说。
郭吉龙说,今年长河街道仍然肩负着“三大任务”,其中就包括环境安全整治、小城镇改造和历史街区保护等综合性工作。而在社区治理方面,长河街道将打造涵盖公共服务站、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青少年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社区“十分钟服务圈”,并引入优质的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和服务。尤其是,要继续深化“智慧社区”平台应用,探索社区“智慧自治”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古今花事:解码北京春日赏花的文化基因<2025-04-11
- 2025年3月电影市场观察:《哪吒之魔童闹海》持续领跑<2025-04-11
- 国产邮轮产业迈入新纪元:"魔都号"首航青岛开启双母<2025-04-11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时代镜像中的文本重构与学术<2025-04-11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重构中国电影研究的文学维度<2025-04-11
-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热持续升温 珠海清明假期迎跨境<2025-04-11
- 2025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动态:8省份突破2300元 多地上<2025-04-11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 智能码头
- 普陀区中心医院介入治疗创造生命奇迹 晚期
- 马桥AI社区旁将添文化主题口袋公园 预计6月
- 徐汇滨江工业遗存焕新颜 百年塔吊与煤料斗
- 金山茸卫公路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 预计年底
- 桂林路地铁站绿地焕新:三态融合的"桂花诗
- 苏州河普陀段"光影艺术长廊"年内收官 4.5
- 包头昆都仑区"春风行动"出新招:就业直通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 长征
- 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个体工商户突破1.25
- 7个科学方法改善血液循环|专家教你从饮食
- 手脚冰凉、头晕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血液循
- 人体血管网络暗藏健康密码 专家警示血液循
- 中国妇幼健康经验惠及全球 为世界母婴安全
- 我国织密妇幼健康防护网 儿科医师增至23.4
- 我国妇幼健康指标全球领先 孕产妇死亡率降
- 山西医疗工作者获国家级表彰 村医辛平30年
- 山西省开展孤独症日主题活动 呼吁社会关爱
- 沪浙三地联动打造文旅新标杆 廊下推出七彩
- 《杏仁豆腐心》暖心回归:饶晓志用“旋转舞
- 延时开放成趋势!全国多地博物馆、图书馆探
- 24小时图书馆、全年无休博物馆:公共文化服
- 搜索量暴涨196%!全国赏花地图出炉,这些“
- 253件汉简"开口说话":辽博特展解码2000
- 从研发到医保:北京出台全链条政策支持创新
- 湘南强对流天气来袭!广铁停运19对列车,退
- 何冰版《赵氏孤儿》:从业务考核到现象级话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NCPAO)香港艺术节闭
- 著名指挥家吕嘉为成立15周年的国家大剧院管
- 《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启幕:解码
- 《快乐再出发·山海季》收官:一场"反套路
- 2025年第11周电影市场速览:国产动画持续领
- 《制暴:无限杀机》定档3.28 杰森·斯坦森
- 外资机构集体唱多中国经济:新动能驱动增长
- Foodaily创博会十周年:构建全球食品创新生
- Foodaily创博会十周年:解码全球食品产业创
- 上海农场75周年:以科技与匠心重塑都市农业
- 上海农场品牌升级战略:全产业链布局打造都
- 上海农场品牌节启幕:打造都市农业新标杆
- 古今花事:解码北京春日赏花的文化基因
- 2025年3月电影市场观察:《哪吒之魔童闹海
- 国产邮轮产业迈入新纪元:"魔都号"首航青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时代镜像中的文本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重构中国电影研究
-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热持续升温 珠海清明
- 2025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动态:8省份突破230
- 清明返程高峰今日达峰值:全国铁路单日客流
- 一季度消费市场"春暖花开":线下消费回暖
- 全国气温"冰火两重天":北方多地迎30℃初
- 南方阴雨持续 北方干燥多风 未来10天全国天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
-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