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从想法的产生到投入生产需要多少时间?在桐庐分水镇,24小时就够了!来到桐庐笔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3D打印共享中心,制笔企业可以在这里享受到设计、打印一等站式服务,打样所需的时间由1个月缩减为24小时,并且成本下降15%。如今在综合体内,一批功能各异的科创服务平台集聚于此,他们正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加速器”,助推当地制笔企业的优质想法以最快速度“落地开花”。
“一支笔”致富“一方人”,分水镇制笔产业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有制笔企业800余家(含制笔配套企业),笔年产量达70亿支,其中圆珠笔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该镇2021年笔业产业产值达67亿元。然而随着外部风险加大,加之内部结构散、档次低、创新弱,成为制约制笔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笔产业,如何破局突围?
桐庐文具产业创新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笔业知识产权(综合)交易中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近年来,这座以制笔为支柱产业的小镇从顶层设计入手,紧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从成果交易到产品验证,从质量检测到专利申请,以平台服务集聚效益为推力,全力护航“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记者从桐庐县科技局了解到,今年8月,综合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又有了新的“加速器”——综合体联合温州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成2000平方米的笔类检测及技术应用中心与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正式启用。两中心由分水镇投资600万元建设而成,旨在聚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需求,成为国内一流的研发和中试基地。
笔类检测及技术应用中心是由温州大学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分水镇政府、桐庐笔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共建的行业服务和技术攻坚创新载体。平台依托温州大学制笔技术研究成果,在笔头、墨水原材料检测、成品笔匹配、产品自动化装配、制笔循环经济等方面为分水制笔及配套企业提供服务。
“温州大学是全国唯一为制笔行业培养制笔技术专门人才的高校,我们有多名毕业生全职在这里工作,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原材料、墨水、笔头等方面的检测服务,并出具检验证书,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将更多企业的需求和技术难点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制笔关键技术研发,助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笔类产品检测及应用技术开发推广实验室技术人员,温州大学制笔专业毕业生邹健告诉记者。(下转A2版)
如今在分水镇,企业如需对模具进行精密检测不需要再购买高昂的设备,也不需要来回奔波,在分水镇新投入使用的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里就能享受到“一条龙”检测服务。
走进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正手持三维扫描仪,对企业送来的笔模成型零件型腔进行检测,不到10分钟,就轻松获得了模具的三维数据。
该中心工作人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李嘉宁告诉记者,模具精密检测设备价格昂贵,单家企业若购置的使用频率不高。这些设备由政府统一购置后,检测能力完全覆盖了模具生产企业的全链条需求,企业对于中心的入驻感到惊喜,不少更是立即表达了与中心的合作愿望。
据介绍,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由制笔精密模具检测中心、制笔精密模具研发中心、浙江省模具工大师谢茂青工作室等六个不同分工的分中心组成,拥有多项高精度专业测量设备与模具成型加工制造设备。该中心依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中测科技有限公司等平台的技术支持,紧密联系桐庐县高端模具智能制造产业,提供模具及产品的几何精度检测、模具修复、技术研发、模具测试等服务。
合作研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成果转化成产品,把产品从实验室搬到货架。在分水镇,综合体聚焦成果转化,联合企业与高校开展订单式研发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走进位于桐庐县的杭州欧赛亿如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一款款包含亚运图案的文具用品色彩艳丽,款式新颖,吸引着来访者的眼球,这些漂亮的成品都是他们与浙工大师生共同研发的成果。
截至目前,欧赛笔业与浙工大共建工业设计联合研发中心,已有6款产品实现量产投入市场。欧赛亿如总经理助理赵宇扬表示,高校老师有好的思路,但是往往与生产实际市场对接不好;或者是有好的成果,但是缺乏资金转化。与企业的对接联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能够加快高校的成果尽快落到实处,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为盘活更多“沉睡的成果”,分水镇还建立了笔业知识产权(综合)交易平台,主要用于专利、模具业内流转,推动资源共通、价值共创。当前完成模具交易50项,并上线专利55个供中小企业选择购买。
为积极支持制笔产业做大做强,该镇先后推出《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23条意见》《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意见》等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制笔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该镇近3年获得各类专利1200余件,兑现奖补政策资金4000余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
去年,综合体还统筹使用专项政府性资金,为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制笔企业发放“创新券”,可按照购买入驻综合体的服务机构支付额的50%给予补助,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目前已兑现“创新券”163万元。
如今,分水江畔832家制笔及配套企业中,规上制笔企业已达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目前还建有27家创新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2个、联合研发中心2个,并与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一支笔”致富“一方人”,分水镇制笔产业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有制笔企业800余家(含制笔配套企业),笔年产量达70亿支,其中圆珠笔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该镇2021年笔业产业产值达67亿元。然而随着外部风险加大,加之内部结构散、档次低、创新弱,成为制约制笔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笔产业,如何破局突围?
桐庐文具产业创新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笔业知识产权(综合)交易中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近年来,这座以制笔为支柱产业的小镇从顶层设计入手,紧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从成果交易到产品验证,从质量检测到专利申请,以平台服务集聚效益为推力,全力护航“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记者从桐庐县科技局了解到,今年8月,综合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又有了新的“加速器”——综合体联合温州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成2000平方米的笔类检测及技术应用中心与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正式启用。两中心由分水镇投资600万元建设而成,旨在聚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需求,成为国内一流的研发和中试基地。
笔类检测及技术应用中心是由温州大学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分水镇政府、桐庐笔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共建的行业服务和技术攻坚创新载体。平台依托温州大学制笔技术研究成果,在笔头、墨水原材料检测、成品笔匹配、产品自动化装配、制笔循环经济等方面为分水制笔及配套企业提供服务。
“温州大学是全国唯一为制笔行业培养制笔技术专门人才的高校,我们有多名毕业生全职在这里工作,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原材料、墨水、笔头等方面的检测服务,并出具检验证书,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将更多企业的需求和技术难点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制笔关键技术研发,助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笔类产品检测及应用技术开发推广实验室技术人员,温州大学制笔专业毕业生邹健告诉记者。(下转A2版)
如今在分水镇,企业如需对模具进行精密检测不需要再购买高昂的设备,也不需要来回奔波,在分水镇新投入使用的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里就能享受到“一条龙”检测服务。
走进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正手持三维扫描仪,对企业送来的笔模成型零件型腔进行检测,不到10分钟,就轻松获得了模具的三维数据。
该中心工作人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李嘉宁告诉记者,模具精密检测设备价格昂贵,单家企业若购置的使用频率不高。这些设备由政府统一购置后,检测能力完全覆盖了模具生产企业的全链条需求,企业对于中心的入驻感到惊喜,不少更是立即表达了与中心的合作愿望。
据介绍,模具精密检测技术应用中心由制笔精密模具检测中心、制笔精密模具研发中心、浙江省模具工大师谢茂青工作室等六个不同分工的分中心组成,拥有多项高精度专业测量设备与模具成型加工制造设备。该中心依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中测科技有限公司等平台的技术支持,紧密联系桐庐县高端模具智能制造产业,提供模具及产品的几何精度检测、模具修复、技术研发、模具测试等服务。
合作研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成果转化成产品,把产品从实验室搬到货架。在分水镇,综合体聚焦成果转化,联合企业与高校开展订单式研发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走进位于桐庐县的杭州欧赛亿如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一款款包含亚运图案的文具用品色彩艳丽,款式新颖,吸引着来访者的眼球,这些漂亮的成品都是他们与浙工大师生共同研发的成果。
截至目前,欧赛笔业与浙工大共建工业设计联合研发中心,已有6款产品实现量产投入市场。欧赛亿如总经理助理赵宇扬表示,高校老师有好的思路,但是往往与生产实际市场对接不好;或者是有好的成果,但是缺乏资金转化。与企业的对接联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能够加快高校的成果尽快落到实处,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为盘活更多“沉睡的成果”,分水镇还建立了笔业知识产权(综合)交易平台,主要用于专利、模具业内流转,推动资源共通、价值共创。当前完成模具交易50项,并上线专利55个供中小企业选择购买。
为积极支持制笔产业做大做强,该镇先后推出《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23条意见》《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意见》等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制笔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该镇近3年获得各类专利1200余件,兑现奖补政策资金4000余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
去年,综合体还统筹使用专项政府性资金,为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制笔企业发放“创新券”,可按照购买入驻综合体的服务机构支付额的50%给予补助,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目前已兑现“创新券”163万元。
如今,分水江畔832家制笔及配套企业中,规上制笔企业已达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目前还建有27家创新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2个、联合研发中心2个,并与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键词:
- 古今花事:解码北京春日赏花的文化基因<2025-04-11
- 2025年3月电影市场观察:《哪吒之魔童闹海》持续领跑<2025-04-11
- 国产邮轮产业迈入新纪元:"魔都号"首航青岛开启双母<2025-04-11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时代镜像中的文本重构与学术<2025-04-11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重构中国电影研究的文学维度<2025-04-11
-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热持续升温 珠海清明假期迎跨境<2025-04-11
- 2025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动态:8省份突破2300元 多地上<2025-04-11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 智能码头
- 普陀区中心医院介入治疗创造生命奇迹 晚期
- 马桥AI社区旁将添文化主题口袋公园 预计6月
- 徐汇滨江工业遗存焕新颜 百年塔吊与煤料斗
- 金山茸卫公路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 预计年底
- 桂林路地铁站绿地焕新:三态融合的"桂花诗
- 苏州河普陀段"光影艺术长廊"年内收官 4.5
- 包头昆都仑区"春风行动"出新招:就业直通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 长征
- 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个体工商户突破1.25
- 7个科学方法改善血液循环|专家教你从饮食
- 手脚冰凉、头晕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血液循
- 人体血管网络暗藏健康密码 专家警示血液循
- 中国妇幼健康经验惠及全球 为世界母婴安全
- 我国织密妇幼健康防护网 儿科医师增至23.4
- 我国妇幼健康指标全球领先 孕产妇死亡率降
- 山西医疗工作者获国家级表彰 村医辛平30年
- 山西省开展孤独症日主题活动 呼吁社会关爱
- 沪浙三地联动打造文旅新标杆 廊下推出七彩
- 《杏仁豆腐心》暖心回归:饶晓志用“旋转舞
- 延时开放成趋势!全国多地博物馆、图书馆探
- 24小时图书馆、全年无休博物馆:公共文化服
- 搜索量暴涨196%!全国赏花地图出炉,这些“
- 253件汉简"开口说话":辽博特展解码2000
- 从研发到医保:北京出台全链条政策支持创新
- 湘南强对流天气来袭!广铁停运19对列车,退
- 何冰版《赵氏孤儿》:从业务考核到现象级话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NCPAO)香港艺术节闭
- 著名指挥家吕嘉为成立15周年的国家大剧院管
- 《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大师季》启幕:解码
- 《快乐再出发·山海季》收官:一场"反套路
- 2025年第11周电影市场速览:国产动画持续领
- 《制暴:无限杀机》定档3.28 杰森·斯坦森
- 外资机构集体唱多中国经济:新动能驱动增长
- Foodaily创博会十周年:构建全球食品创新生
- Foodaily创博会十周年:解码全球食品产业创
- 上海农场75周年:以科技与匠心重塑都市农业
- 上海农场品牌升级战略:全产业链布局打造都
- 上海农场品牌节启幕:打造都市农业新标杆
- 古今花事:解码北京春日赏花的文化基因
- 2025年3月电影市场观察:《哪吒之魔童闹海
- 国产邮轮产业迈入新纪元:"魔都号"首航青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时代镜像中的文本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重构中国电影研究
-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热持续升温 珠海清明
- 2025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动态:8省份突破230
- 清明返程高峰今日达峰值:全国铁路单日客流
- 一季度消费市场"春暖花开":线下消费回暖
- 全国气温"冰火两重天":北方多地迎30℃初
- 南方阴雨持续 北方干燥多风 未来10天全国天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
-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
-